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大规模筛查背景下,传统手工分杯操作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。钧舵推出的”ERG32-150T旋转夹爪+EPG40-050平行夹爪”组合解决方案,专为20混1样本管设计,15秒即可完成单个样本管的完整分液流程,关盖扭力检测确保密封性,为各类检测场景提供高效、安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。
一、技术创新解析
1.1 专为混检优化的双夹爪系统
- ERG32-150T旋转夹爪:
- 特殊设计的夹持机构适配20混1样本管
- 集成扭力传感器(0.2-5N·m可调)
- 防滑齿纹设计确保抓取稳定性
- EPG40-050平行夹爪:
- 40mm超宽夹持面
- 自适应压力控制(50-500g可调)
- 防震设计减少液面扰动
1.2 突破性的15秒工作流程
mermaid
复制
graph TD A[扫码识别] --> B[精准抓取] B --> C[智能开盖] C --> D[移液分装] D --> E[扭力检测关盖] E --> F[分类放置]
1.3 关键性能指标对比
参数 | 钧舵系统 | 人工操作 | 提升效果 |
---|---|---|---|
单管处理时间 | 15秒 | 45-60秒 | 300%↑ |
日处理量(8h) | 1920管 | 480-640管 | 3-4倍 |
关盖合格率 | 99.99% | 95-98% | 显著提升 |
气溶胶产生率 | <0.1% | 3-5% | 安全升级 |
二、场景化应用解决方案
2.1 新冠筛查基地
- 痛点:大规模混检样本处理压力
- 方案优势:
- 支持20混1管型直接处理
- 无缝对接PCR前处理系统
- 24小时不间断运行
2.2 移动PCR实验室方舱
- 适配需求:
- 紧凑型设计(占地<0.5㎡)
- 快速部署能力
- 车载电源适配
2.3 生物安全柜内集成
- 安全特性:
- 全封闭式操作
- HEPA过滤兼容
- 零接触污染防控
三、行业价值深度剖析
3.1 经济效益分析
- 投资回报测算:
- 设备成本回收周期:6-8个月
- 单管处理成本降低62%
- 人力需求减少75%
3.2 质量控制突破
- 关键创新点:
- 动态扭力监测技术
- 电子化操作追溯
- 符合ISO15189标准
3.3 疫情防控价值
- 应用案例:
- 某省级检测中心日检测量提升至5万份
- 方舱实验室部署时间缩短50%
- 交叉污染事件归零
四、技术演进路线
4.1 下一代升级方向
- 5G远程监控系统
- AI视觉质量判定
- 低温样本处理模块
4.2 行业生态构建
- 与主流LIMS系统对接
- 耗材标准化联盟
- 智能预警服务平台
结语:重新定义分杯移液新标准
钧舵双夹爪系统通过15秒极速处理、精准扭力控制和全场景适配能力,正在重塑高通量检测的工作范式。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持续迭代,该解决方案将成为各类检测机构的”标配”,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、更安全、更智能的方向发展。
关键词:高通量分杯移液、20混1样本处理、自动化核酸检测、钧舵夹爪系统、方舱实验室设备、生物安全柜自动化